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轮匝肌蒂皮瓣分型和应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萍    …  文章来源: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 054001  点击数1555  更新时间:2004/6/24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研究轮匝肌蒂皮瓣的种类及修复眼睑皮肤缺损临床效果。 方法:一般资料: 在31例患者中,睑部黄色瘤16例,基底细胞癌4例,炎性肉芽增生4例,瘢痕性外翻4例,眼袋术后睑外翻3例,年龄在16-64岁,女性患者24例,男性7例。 手术方法:局麻下,切除病变组织或松解瘢痕形成皮肤缺损创面,根据创面及周围皮肤情况设计皮瓣。 1.近位短蒂轮匝肌蒂皮瓣:在邻靠缺损的颞侧(睑部或颞部),沿皮纹方向设计与创面形态相同、方向相反、面积略大的皮瓣,蒂部位于皮瓣的近端(鼻侧端);剥离时,先从皮瓣远端(颞侧端)的皮下脂肪层表面向近端剥离,在近蒂部时转向轮匝肌层间或层下,蒂宽不少于1/4-1/5皮瓣长度以保证皮瓣的血供;皮瓣形成后,做≤180°旋转置于皮肤缺损区,间断分层缝合,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 2.远位长蒂轮匝肌蒂皮瓣:在远离缺损区的颞部,沿皮纹方向设计皮瓣,其形态与缺损区一致,方向相同,面积略大于缺损区,蒂部位于皮瓣的远端(颞侧端);剥离时先从皮瓣近侧端(鼻侧端)开始,自皮下脂肪层表面剥离至远端蒂部;在远端处,在肌间或肌层下分离将蒂部掀起后,再向近端延长蒂,其长度可达一个皮瓣长度;在缺损区与皮瓣间做皮下隧道,通过皮下隧道,将皮瓣水平移至皮肤缺损区;缝合方法同近位蒂皮瓣。 结果: 接受手术的31例患者于术后第三天首次换药时,均可见皮瓣颜色正常,血供良好;隔日换药,七天拆线,均为一期愈合;皮瓣平坦、颜色好、无一例发生皮瓣坏死。在行远位长蒂瓣手术的1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隧道部位轻度臃肿,在三个月后行修薄手术。 在16例黄色瘤切除的患者中,3例老年患者病变位于内眦至上睑中部,根据病变形态及上睑外侧皮肤的松弛状态设计了长蒂轮匝肌皮瓣,直接水平滑行修复缺损,效果良好。 结论:经过临床应用证实,以眼轮匝肌为蒂的近位短蒂皮瓣和远位长蒂皮瓣血运可靠,应用灵活方便,是修复眼睑皮肤缺损的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