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LASIK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体会
作者:汤诗圣  …  文章来源:合肥爱尔眼科医院 邮编:230022  点击数2806  更新时间:2004/6/26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回顾性总结LASIK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后病人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的变化,判断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62)只眼,双眼屈光参差﹥2.50D以上的患者施行LASIK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平均屈光度,屈光参差的程度,裸眼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分析。随访时间为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结果:LASIK术6个月后,所有病人的屈光参差均显著性减小,裸眼视力明显提高,大部分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保持不变或者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LASIK术是治疗成人近视性屈光参差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可预测性好的一种手术方法。 近视性屈光参差是近视性屈光不正的一种常见的类型。一般而言,当双眼屈光度相差达到2.50D以上时,病人戴镜后可产生明显的视疲劳症状。[1]传统的较好的矫正屈光参差的方法是配戴角膜接触镜以提高视力,减少双眼像差。但角膜接触镜并不总是适合每一个人,许多病人不愿意或不适合戴接触镜。[2]随着LASIK手术的普遍开展,其治疗近视眼的显著优点已被大家所共识,但LASI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国内文献报道不多。[3]我们对近两年来,在我院实施LASIK术治疗屈光参差的3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观察。现报告如下。 1、 病人资料及方法: 1.i 病历选择: 选择近2年来在我院实施LASIK手术,两眼等效球镜度数差≥2.50D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34例(62只眼)。男性23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7.96岁(19––47岁)。其中单眼近视6例,仅对屈光不正眼实施手术。 1.ii 手术方法: 采用日本产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激光的能量密度为98—110 mj/cm²,频率40HZ,光学切削直径6—6.5mm。修边直径7—7.5mm,散光切削区为5.5×6.5mm²。微型角膜板层刀为日本产NIDEK–MK–2000,角膜瓣厚度130—160um,直径8.5mm。瓣蒂部在鼻侧或上方。手术步骤同一般LASIK常规方法。 1.iii 术前检查及准备 所有病人均进行远、近视力,屈光度,眼前节,眼底,眼压,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图检查。严格按照手术适应症选择病例,术前三天滴抗生素眼药水,进行单眼固视训练。 1.iv 术后随访 手术后1天,1周,1、3、6个月进行随访。随访时检查裸眼视力,屈光状态,矫正视力,眼前节。1个月后开始增加测眼压,角膜地形图检查。 2.结果: 患者术前裸视力0.04—0.1,术后裸视力:原等效球镜度数<-6.00D32只眼 ≥1.0 30只眼,0.6—0.8为2只眼,原等效球镜在-6.00—-15.00D 24只眼,术后裸视力≥1.0为12只眼,0.6—0.8为10只眼,<0.5为2只眼。原等效球镜﹥-15.00D 6只眼,术后裸视力﹥0.5,5只眼,0.4者为1只眼。 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不变的占50只眼,较术前提高三行者8眼提高二行者4眼。没有发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术前平均等效球镜较高的眼,平均为-11.63±0.12D,术后减至为-0.35±0.14D,对侧眼平均为-6.64±0.22D,术后减为-0.33±0.12D。 3.讨论。 3.i 近几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4]LASIK术是治疗近视和散光的一种安全,有效,预测性好的手术方法。观察本组病历表明,LASI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可以使患者的双眼裸视力有显著提高。由于手术极大的降低了近视屈光度,使部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解决了非手术矫正不能全矫,矫正后因物象大小不一,可能产生的视觉干扰,甚至发生复视的痛苦。 3.ii LASIK手术通过对角膜基质层的磨削,改变角膜屈光力从而达到矫正近视及散光的目的。治疗屈光参差后,消除了因镜片所引起的物象大小改变,尤其是高度近视且屈光参差大的患者,术后较高度数眼亦可获得良好清晰物象,使已形成的弱视眼视力得到提高,通过训练,有助于双眼单视的建立。 3.iii 本组病历经随访6个月以上未发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可能与本组病例样本较小有关,有待今后进一步总结完善。 参考文献: [1]关航,主编 眼科主治医师390问。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235 [2]黄静,李志辉,周跃华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 眼科 2003 . 12(1) 26 [3]李海丽 Guy chan 吴静安 LASIK治疗屈光参差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1 . 12(6) 367 [4]陆文秀主编.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127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