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兔眼小梁切除联合巩膜瓣下植入 “M”型不可降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支架(称滤道成形术)的青光眼滤过手术实验模型,探讨这种房水引流植入物的有效性和手术方式的可行性;同时检测手术区组织TGF-β1、bFGF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进一步了解TGF-β1和bFGF在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观察PMMA支架植入后对手术区瘢痕形成的影响,探讨其安全性和组织相容性。
方法:正常健康家兔随机分为手术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左眼行滤道成形术,右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作为对照;术后第3天、7天、14天分别随机处死家兔取双眼手术区组织。空白对照组不做手术。1) 比较滤道成形术和小梁切除术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和滤过泡的变化,并同时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观测房水滤过通道的变化。 2) 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的方法,检测两种青光眼滤过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中TGF-β1、bFGF mRNA及蛋白水平的的表达。
结果:1)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4天眼压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后3天、7天时差异有显著性。2)滤道成形术和小梁切除术后3天、7天、14天眼压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3天时眼压下降幅度最大。 3) 滤道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的大小无明显差别,均在低级和中级之间;UBM检查发现滤道成形术后3天、7天、14天可以见到明显的呈黑色低回声区的房水滤过间隙,而小梁切除只有术后3天可见呈黑色低回声区的房水滤过间隙形成。4)RT-PCR法检测显示TGF-β1、 bFGF mRNA在正常对照组织中即有少量表达;两种滤过性手术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TGF-β1、 bFGF mRNA的表达量一致,差异无显著性。5)TGF-β1和bFGF在正常对照组织标本中几乎无阳性表达;两种青光眼滤过术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区组织标本中可以见到结膜上皮细胞、巩膜纤维细胞TGF-β1染色阳性,其中7天时阳性染色细胞数较多;bFGF的阳性表达只见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
结论: 1)滤道成形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的降幅均大于小梁切除术,说明“M” 型 PMMA支架植入可以维持巩膜瓣下房水滤过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手术效果;UBM的观测结果证实巩膜瓣下PMMA支架植入后减压腔的存在,对手术预后的评价可能优于对滤过泡的观察。2)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证实兔眼正常组织中TGF-β1、bFGF两种生长因子均有表达,实验性青光眼滤过手术使这两种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增高;TGF-β1的表达量高于bFGF,可能TGF-β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实TGF-β1在手术区组织结膜上皮细胞和巩膜纤维细胞均有特异性表达,而bFGF的阳性表达只见于血管壁的内皮细胞,表明TGF-β1和bFGF与青光眼滤过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结膜上皮增生、纤维母细胞以及新生血管形成有关;TGF-β、bFGF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兔眼青光眼滤道成形术后各时间点TGF-β、bFGF的表达水平均与小梁切除术相一致,表明PMMA支架植入并没有刺激与瘢痕形成有关的这两种生长因子的更高表达,其组织相容性好,作为植入物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