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干扰素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汪玄宁  文章来源:合肥爱尔眼科医院 邮编:230022  点击数1950  更新时间:2004/6/30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干扰素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 合肥爱尔眼科医院 汪玄宁 一、 干扰素的发现和生物学活性 干扰素(Interferon:IFN)分别于1954年和1957年由日本长野的小岛及Isaacs与 Lindenmaun相继发现。作为一类由细胞分泌具有抗肿瘤活性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它的出现,无疑在治疗肿瘤及病毒的多种疾病中起了重大作用。 目前定名的IFN型别有 α.β.γ和ω4种,前3种的研究较深入。IFN-γ在与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中主要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 在近四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IFN除具有抗病毒繁殖作用外,还具有抑制细胞分裂、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一系列其他生物学活性,并在应用于临床治疗某些疾病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这里就IFN在青光眼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作一概述⑴。 二、 干扰素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一)伤口愈合的一般过程 伤口一旦发生,立即引起细胞浆和血液漏出,血液一旦与组织因子和其他组织促凝物接触则发生凝固。凝固的血块包含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血小板等物质,它们充当支架,让嗜中性白细胞及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移入其内,并在该处局部降解。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被吸引进来,结果产生大量的肉芽组织。这些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分泌一种由葡萄糖胺聚糖纤维连接蛋白和胶原组成的基质液。这种基质液的产生、重建和降解是伤口愈合的关键。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青光眼滤过术后在约3至6天,来自伤口边缘、巩膜表层和结膜下的成纤维细胞呈现极大增殖并向周围移动。最后血管退化、成纤维细胞消退,在原伤口处留下一层胶原性瘢痕。 成纤维细胞的收缩和活化、血管的生成和新胶原的形成,都是在入侵的炎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完成的⑵。 (二)干扰素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干扰素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趋化、增殖和胶原的产生。在小鼠腹腔内置入异物,在有γ 干扰素存在的情况下包裹膜形成减少,包裹膜内所含数量亦减少。干扰素α-2b可抑制成纤维细胞产生葡萄糖胺聚糖而增加胶原酶的生成。将成纤维细胞置于干扰素中片刻后,成纤维细胞活性减弱可维持一个很长的时间。不同类型的干扰素α和β亚型均表现出广谱的抗纤维化作用。最近已证明,干扰素α-2b在体外能抑制人眼Tenon氏囊的成纤维细胞增殖⑵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除青光眼之外,干扰素已成功用于治疗翼状胬肉术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3-4) 三、干扰素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抗瘢痕药物较多,目前应用较多的有5—FU和MMC,由于副作用较多及较重,人们正在找寻新型抗瘢痕药⑸,干扰素作为一种新型抗瘢痕药显示了其良好的前景, (一)干扰素对角膜的毒性和影响 2000年 张秀兰⑹为评价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应用干扰素α-2b预防和治疗滤过道的纤维疤痕化对眼组织的毒性作用,对兔眼前房内直接注入干扰素α-2b以及兔眼行巩膜咬切术后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药物后进行角膜组织的检查:角膜上皮用1%荧光素钠染色,角膜内皮用锥兰和茜素红进行内皮活性染色,并对全层角膜组织结构作光镜检查。结果发现:抗青光眼术后滤过区旁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 5×105 IU/0.2Ml连续3-4天,注射总量1.5×106 IU-6×106 IU,以及前房内直接注入干扰素α-2b 1×106 IU24小时和第10天后,角膜上皮、内皮以及全层组织结构无变化。说明兔眼对干扰素α-2b有良好的耐受性。孙建西⑺ 98年报道22只难治性青光眼采用α-IF,术中玻璃体内注射1×106U,联合术后结膜下注射亦未见角膜上皮缺损及滤泡区感染。 (二)、干扰素在滤过手术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迟惠 1995年⑻即对家兔眼小梁切除术后用干扰素抑制其疤痕形成作用做了研究,于手术当时,术后第3天--第7天在滤过泡内注射干扰素10万U,分别做滤过泡、滤过功能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干扰素能改善滤过功能,减少瘢痕形成。2000年 张秀兰⑼继对干扰素对兔眼角膜的毒性影响之后,为探讨干扰素α-2b在不同给药方法及不同剂量下对兔眼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影响,选用新西兰纯种白兔20只,全部行标准统一的巩膜咬切术,采用湿棉片敷贴给药和结膜下注射的方法,与对照组相比,观察术后的疗效,包括滤过泡存留情况、滤过区组织学检查、成纤维细胞计数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湿棉片敷贴5×105IU/Ml或者1×106IU/Ml IFNa-2b 5分钟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膜下注射5×105IU/Ml或者1×106IU/Ml能有效减少滤过区疤痕组织增生,且5×105IU效果比1×106IU好且安全,结论:采用结膜下注射干扰素α-2b每次剂量5×105IU能有效抑制术后滤过道疤痕形成,提高滤泡存活率。 (三)、干扰素滤泡部位结膜下注射时间和剂量 迟惠 98年⑽报道27例青光眼于手术当时,术后2、5、7、10天,滤泡内注射干扰素每次10万U,效果良好。韩渝萍⑾单纯于术中于术区旁结膜下注射25万U。刘玉华⑿除术中于手术区旁结膜下注射干扰素50万U以外还于术后一周内隔二日于术区结膜下注射干扰素。周文炳⒀ 介绍用干扰素50万U 于滤过泡旁或滤过泡内注射。通常每周注射2-3次。可根据临床需要适当增加次数。 孙建西⒁用a-IF滤泡内或旁结膜下注射从术后第三天起每周3次连用3周每次100万U,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我们应用干扰素(在抗青光眼手术中)的体会 我们对60岁以上结膜囊较肥厚者或充血较久较重者,滤过道出血者其它滤过口有阻塞可能者于术后第2-6天用干扰素α-2b 50万U,滤过区结膜下注射,一般隔日一次,根据情况增加或减少次数,都能容易地形成需要大小 滤过泡,一般越早越易控制滤泡大小,也越易控制眼压,平均随防半年眼压控制在15mmHg以下。若第一次结膜滤泡下注射超过一周已有疤痕形成者,或已形成包囊状滤过泡者,过去采用切除的方式较麻烦且感染的危险也较大。我们采用5号一次性短注射针头吸入50万U干扰素a-2b从滤泡旁结膜下进针至巩膜表面边注药边分离至巩膜瓣下使形成滤过泡,当时即可看到前房变浅眼球变软,干扰素小气泡进入前房,但未发现角膜内皮和上皮中毒损伤,如此反复多次仍可形成功能性滤过泡⒂。 参考文献: 1、 蒋慧蓉,徐丽,夏德昭.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7.15:130 2、 Mark C Gillies(余克明译) . 国外医学眼科分册. 1993. 17:28-29 3、 张俊华等 .眼视光学杂志. 2000. 1:49-51 4、 熊新春等 眼科 1999(4):233-4 5、 寿成珉,黄晓丹 眼科 2002.11:109-111 6、 迟蕙,费兴波,赖炽香 中华眼科杂志 1995. 31:218-220 7、 迟蕙,费兴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 16:167-168 8、 韩渝萍,王秋利,苏淑清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0. 18:234 9、 张秀兰,彭大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141-142 10、 张秀兰,彭大伟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0. 18:26-28 11、 刘玉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1. 19:316 12、 周文炳主编. 临床青光眼学 .第二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80-481 13、 孙建西 王青 黎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16:235-236 14、 刘文宗 张新潍 徐学农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521-523 15、 张秀兰 彭大伟 周文柄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1998.16:655-657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