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代眼科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白内障手术无论在手术技巧还是在设备和材料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1世纪白内障手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普及程度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白内障手术中的个性化手术技巧
21世纪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将在临床得到进一步发挥,更多具有个性化风格的手术技巧将不断涌现;创新的手术技巧将对提高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总体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预劈核技术(phaco prechop)、核翻转技术、脉冲乳化模式(pulse-mode)、爆破模式(burst-mode),以及超小切口双手超乳等手术技巧均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风格。在推广个性化手术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各种手术技巧均尚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忽视或回避手术技巧的缺陷,将会严重影响手术技术的正常发展,甚至付出代价。
二、白内障手术的规模化
以最少的手术成员组合,在单位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最多数量手术的管理模式,在发达国家已司空见惯,充分体现了高质量、高效率和低投入的社会需求模式。规模化手术是发达国家对快节奏和高质量生活需求的产物。作为现代白内障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规模化手术必须以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为基础。在我国规模化手术的普及需正确的引导,特别要防止其偏离方向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三、透明晶状体手术
目前晶状体手术作为白内障手术的扩展,在临床主要用于矫治屈光不正,因此又被称为眼内屈光不正矫正术。
1.透明晶状体摘除术:近年来,随着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尤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的成熟,以透明晶状体摘除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方法重又引起眼科临床的关注。已发表的文献结果表明,在术后视力的恢复、正视化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该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但部分眼科医师仍对该手术持怀疑态度,主要问题集中在高度近视眼多合并玻璃体液化、后脱离和变性等病理改变,与正常眼比较具有明显的视网膜脱离倾向,该手术易出现相关并发症。随着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术操作对玻璃体的搅动将最大限度减少,有望实现真正的 “无干扰” 手术,视网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将随之明显降低。采用摘除具有正常调节功能透明晶状体的方法矫治高度近视眼,是以术后丧失正常眼调节功能为代价。与白内障手术的复明目的比较,无论是患者还是术者,心理上均要承受更大的压力。这不仅要求术者有娴熟的手术技术,还要求术者有相当好的心理素质。其次,同白内障手术相同,晶状体手术也面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因此,目前尚不宜将透明晶状体摘除术作为矫治高度近视眼的常规方法加以提倡和推广。
2.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phakic refractive implant,PRI):同透明晶状体摘除术比较,晶状体眼屈光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最大特点是保留了手术眼的正常调节功能。后房型和虹膜支持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后紧贴生理虹膜和晶状体,易导致瞳孔相对性阻滞和白内障发生;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明显减少了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数种单片式后房型眼内接触镜,虽然在材料和形状设计上有了明显改进,但术后白内障的发生率仍为4.2%~5.6%。目前,晶状体眼屈光性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主要问题在于术中角膜内皮损伤和术后眼压升高。
与目前临床开展的其他屈光不正矫治手术比较,PRI的最大优点是具有可预测性和手术操作的可逆性;同时,在手术操作的简便性、术后视力恢复的速度和保留有效调节功能等方面该手术也具有一定优势。然而,必须明确指出的是,PRI的安全性尚需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加以证实。因此,目前尚不宜提倡将PRI作为常规手术方法加以推广;PRI仅适合于显微手术技术娴熟的术者;在确定PRI适应证范围时,必须充分考虑患者对双眼视功能要求的迫切性和社会伦理学的可承受性。
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为适应小切口手术的需要,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晶状体核处理技巧的重要性逐步引起眼科临床的重视,出现了名目繁多的碎核或切核技术,对术者的基本操作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碎核或切核技术亦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技术环节。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尚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并可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必须明确指出,单纯为了追求小切口手术方式,而不理解该手术方式的技术内涵,忽视基本技术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优势,而且可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五.人工晶状体有关进展
在人工晶状体材料方面,除传统的PMMA单片硬质晶状体外,各种不同的软性折叠晶状体材料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丙烯酸酯(Acrylic)材料的人工晶状体可作得更薄,更适合于小切口植入。Acrysof 晶状体弹性较小,由折叠状态到完全展开约需3~5秒,因此操作起来比较安全。人工晶状体在功能上有相当大的扩展,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眼内接触镜(ICL)、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等已先后应用于临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