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人眼屈光发育规律与近视眼的可预测性
作者:郑荣领  文章来源:北京嘉诚视欣近视防治研究中心  点击数2579  更新时间:2005/4/21 21:22:29  文章录入:zhengrl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近年来的近视眼防治临床研究表明近视眼是近乎不可逆的。早期干预是近视眼防治的根本去路。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近视眼的可预测性。方法:根据近年的人眼屈光发育规律性的研究成果,探讨近视眼的可预测性。结果:新生儿绝大多数是远视。随着眼球发育,眼轴迅速增长使屈光力增加,角膜变扁平与晶状体变薄则使屈光力下降,使远视屈光度逐渐减少。人的眼球发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视觉环境决定的,通常到13~14岁完成,屈光系统变化则持续终生。张军和等(2001)对于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后进行了10年连续观察与分析,结果显示:4岁正常视力的儿童至 9岁时大部分成为近视;6岁以前的正视眼在 14岁后全部变为近视;11岁以前的远视眼95%以上变为正视和近视。表明检查学龄前儿童视力 ,可以预测以后的屈光改变,学龄前儿童视力越好,越应提前预防近视。1985年,汪芳润根据儿童屈光发育规律,提出“假性正视”与“隐性近视”新概念,积极倡导屈光监测,开展近视眼的科学预测与及早预防。Gwiazda J等(1993)长期研究发现:在儿童1岁以内便可通过一系列的眼科检查对其将来是否患近视进行预测。1995年,Mutti DO等研究表明学龄儿童较婴儿期的屈光状况能更好地预测儿童近视。那些正视与仅有0.50D远视的儿童与青少年较远视大于0.50D的同龄人更可能发生近视眼。那些有逆规性散光的儿童近视眼的危险性更高。Zadnik K等的纵向研究表明:对于散瞳验光低于+0.75 D的3年级学生进行近视眼预测,其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73.3%。增加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检查等指标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李俊、褚仁远(1998)与马胜生等(2001)近视眼预测保健系统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表明近视眼预测与早期预防是可行的。1986年汪芳润等测定:4~6岁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生理值分别为:6岁+1.60~+1.70D,5及4岁+2.10~+2.20D。推测6岁<+1.50D、5及4岁<+2.00D者为正视或近视,或虽为远视,但发展成近视可能性较大。李光春等的学生屈光阈值研究表明, 6~14岁学生远视度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6、7岁两个年龄组均为+2.00D,8~13岁每个年龄组以0.25D的级差递减,14岁组为0.37D。屈光阈值的提出为预测近视眼提供了判断界值,对于近视眼的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结论:人眼屈光发育是有规律的。根据人的屈光发育规律,近视眼是可以预测的。屈光监测对于近视眼的预测有重要意义,建议作为常规监测项目。增加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等检测指标可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增加近视家族史、用眼卫生和体育锻炼习惯、饮食习惯与营养状况等指标可能使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