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是由于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所导致的角膜基质水肿,上皮或上皮下大泡形成,导致患者经常忍受视力下降、眼疼、畏光和流泪,并增加角膜感染的危险。穿透角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但是对于视功能难以恢复,不适合施行穿透角膜移植术的患者,或者由于反复发生角膜植片失败,丧失再次手术机会的患者,如何选择一种有效、简单和经济的治疗方法受到临床的广泛重视。目前常用的一些治疗方法,例如绷带接触镜、结膜瓣遮盖术、羊膜移植术和前弹力膜电灼术等,其治疗效果均不是很满意。本研究针对不适合施行穿透角膜移植术治疗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应用前角膜基质穿刺术缓解其临床症状,并评价治疗效果。方法:病例选用2003年1月~2005年2月我院门诊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9例9只眼,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分布在65~76岁,平均68.9岁。其中无晶体眼3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绝对期青光眼4例、角膜移植术后排斥两次2例,视力为无光感~手动/眼前。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前角膜基质穿刺术,均由同一位眼科医师在裂隙灯放大镜下进行。在0.5%爱尔卡因表面麻醉下,使用一个24号针头穿刺角膜表面的大泡,穿刺针头尽可能垂直于角膜表面,每个穿刺点间隔大约1mm,仅穿刺大泡区域,穿刺深度根据角膜表面的情况而定。在随访期间,对于复发性大泡使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进行前角膜基质穿刺术补充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8、12和24周由同一位医师进行详细的裂隙灯检查,特别注意观察角膜表面和上皮大泡的存在、微囊肿及纤维化的形成。对每位患者应用0到10评分标准进行主观问卷评估其疼痛、流泪和不适感的严重性。结果:对接受前角膜基质穿刺术的9例9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治疗后随访6~18月,所有患者获得85%以上的主观改善,疼痛和流泪症状明显减轻,角膜表面覆盖的大泡全部减少,在随访中可以观察到针刺部位角膜上皮下纤维化,以及瘢痕化小泡形成。所有患者治疗后停止使用眼部润滑剂或绷带角膜接触镜。结论:前角膜基质穿刺术的治疗可以加速角膜上皮下纤维化形成,增加角膜厚度,从而降低角膜敏感度和疼痛,并有效控制角膜大泡的形成。根据文献报道和我们的观察结果,对于恢复视力可能性极低或无可能性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且不适合施行穿透角膜移植术者,前角膜基质穿刺术是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