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晓华 李…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  点击数1296  更新时间:2005/6/12 20:03:29  文章录入:cofferain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分析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底和眼内外睫状体激光治疗的效果。 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年~2005年3月间在我院因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1例,均为单眼发病。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病因构成:中央静脉阻塞16眼,分支静脉阻塞2眼;Coats病4眼; 糖尿病6眼;不明原因3眼。病程6~36天,平均21.6天;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龄7~76岁,平均年龄为49±35.8岁。视力:无光感4眼,光感~手动15眼,>CF/40cm12眼。术前眼压46~78mmHg,平均54±17.8 mmHg。患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红变和玻璃体积血,6眼有视网膜脱离。均接受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视网膜和睫状体激光光凝和充填术(气体或硅油)。如果术后眼压45~56mmHg,加用透过巩膜睫状体光凝。平均随访18.5个月。 结果 术后的视力:无光感2眼,光感~手动8眼,>CF/40cm 21眼。视力提高有16眼,其中视网膜中央和下支静脉阻塞11眼,Coats病2眼,糖尿病2眼,不明原因1眼。眼压均控制在8~35mmHg,平均19±13.8 mmHg。虹膜新生血管基本消退但伴有不同程度的虹膜缘色素外翻和瞳孔散大。 结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较棘手, 预后欠佳;于病变的早期采取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眼底和眼内外睫状体激光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眼压得到有效控制,部分患者的视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