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评价下斜肌前转位在12例复杂性斜视手术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对12例复杂性斜视患者进行下斜肌前转位手术治疗,其中外斜V征3例,先天性内斜合并DVD3例,DVD4例,麻痹性垂直性斜视2例。术前检查包括九个诊断眼位、眼球运动、下斜肌功能,三棱镜等。对下斜肌功能进行评估并按亢进程度进行分级。根据患者眼位、眼球运动及下斜肌功能选择手术方式,以下直肌附着点作为参考标志,分为下斜肌颞侧转位和鼻侧转位,以下直肌附着点前后作为界限,分为附着点前缘、平附着点及附着点后缘。下斜肌进行转位的位置及移位的毫数由第一眼位及眼球运动情况来定。术后进行眼位、眼球运动及下斜肌功能检查,对比手术前后眼位及运动功能状态,评价手术方式的选择及疗效。结果 除2例麻痹性垂直斜视不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外,所有外斜V征、先天性内斜合并DVD及DVD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下斜肌功能亢进,且亢进程度为+2~+4。10例患者行下斜肌颞侧前转位,2例行鼻侧前转位,手术效果良好。结论 术前眼位、眼球运动功能以及下斜肌功能的的正确评价是正确选择下斜肌手术方式的依据,在复杂性手术中合理利用下斜肌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