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PDT 治疗前后脉络膜新生血管OCT形态分析
作者:钱宜珊,…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1551  更新时间:2005/6/13 17:02:02  文章录入:晴耕雨读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结合OCT和FFA方法分析PDT治疗前后CNV的形态特征。 [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从04年8月至05年6月在我院接受PDT治疗的患者21例23只眼,所有患者经FFA诊断为典型性为主型CNV,其中AMD10名,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6名,高度近视5名。所有病例在PDT治疗前后均行FFA及OCT检查。对治疗前后的OCT与FFA行对照分析。 [结果]:PDT平均治疗1.2次。治疗前,所有CNV在FFA皆表现为典型性为主性,在OCT中CNV的形态可分为:视网膜下型(15眼),RPE下型(6眼),无显著CNV伴出血性RPE脱离(2眼);治疗后,CNV在OCT形态可分为4个阶段。阶段Ⅰ:急性炎症反应伴视网膜下积液增多(治疗后1周内,1眼);阶段Ⅱ:黄斑中心凹结构基本正常,视网膜下积液基本吸收(治疗后1-4周,10眼);阶段Ⅲ:视网膜下积液伴纤维化(治疗后1-3个月),又可分为Ⅲa:视网膜下积液为主(9眼);Ⅲb网膜下纤维化为主(14眼);阶段Ⅳ(治疗3个月后,6例):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视网膜变薄,局部纤维化。 [结论]:典型性CNV在OCT中多表现为视网膜下型,这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OCT可辅助FFA对PDT治疗前后CNV的形态变化进行监测、随访和观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