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过兔眼实验模型探讨白内障手术后透明角膜切口角膜创面的愈合过程及局部应用药物对创伤愈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12只白色家兔,双眼制作白内障透明角膜切口模型。术后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3天,采用分层随机方法等分为四组,:组1,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0.1%地塞米松)7天;组2,局部应用非甾类滴眼液(0.1%普拉洛芬)7天;组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组4,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非甾类滴眼液联合滴眼。左眼作为治疗组,应用药物滴眼;右眼作为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滴眼。于术后3、7、28天在每组选出一只动物处死,眼球摘出。取角膜进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和AgNORs染色)和免疫组化研究来评估角膜创面愈合过程及不同药物对其愈合速度及质量的影响,角膜评价由未参与实验设计的眼科病理医师进行。【结果】术后3天:三种药物创口愈合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天:(1)对于治疗组,角膜愈合反应组3>组2>组4>组1,(2)组1与其他组及对照组相比,角膜愈合反应轻微;(3)组3角膜愈合成纤维细胞排列最为整齐。在术后28天时所有眼创口几乎完全愈合。结论:与非甾类消炎药相比,糖皮质激素抑制创伤愈合。白内障手术应用透明角膜切口,术后局部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替代糖皮质激素,同时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可产生加快的角膜愈合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