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在恶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圣松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1332  更新时间:2005/6/20 7:32:35  文章录入:redcoconut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 探讨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前界膜的切开对恶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9例(34只眼)恶性青光眼患者进行手术治疗.A组: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后房型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18只眼;B组:在A组术式的基础上.于术中增加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前界膜切开术16只眼。结果 34只眼中,术后前房加深、眼压控制21只眼,总的手术成功率为58.8%。其中A组18只眼中,有5只眼获得手术成功,成功率为27.8%。B组15只眼手术后在随访期内均获得了前房加深、眼压控制的治疗效果,成功率为93.7%。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比较(P=0.000),差异有显著意义。且两组手术成功持续时间的比较,经生存分析的log-rank 检验,亦存在统计学上显著差异(P=0.001)。结论 在治疗恶性青光眼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联合晶状体后囊和玻璃体前界膜切开,建立前房-玻璃体之间的通道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