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酸中毒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陈宜,鲍…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 100044  点击数1857  更新时间:2004/5/19  文章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酸中毒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我们曾报道新生大鼠若经过6天的酸中毒及5天的恢复期可引起视网膜新生血管。临床上早产儿经历酸中毒的时间往往较短,那么短时间的酸中毒是否能够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产生的新生血管是否必须有酸中毒后的恢复期?这便是本研究准备探讨的问题。 方法:将新生的SD大鼠每25只分为一组,共38组。然后随机分配为1、3、或6天酸中毒组,恢复期从0到15天。所用动物都在常温和空气中饲养。大鼠出生后第二天开始管饲NH4Cl(10mM/Kg),每天两次。动物被处死后,摘除眼球,视网膜被分离,ADPase染色,铺片,显微镜下评估视网膜新生血管。 结果:1天酸中毒组最高新生血管发生率为34%,三天酸中毒组为38%,六天酸中毒组为55%,最多的新生血管发生在酸中毒恢复期的2-5天。酸中毒后没有恢复期也有视网膜新生血管产生。 结论:短期的酸中毒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大鼠动物模型中可以引起视网膜的新生血管,酸中毒可能损害了视网膜的正常血管化过程并引起新生血管发生;短期的酸中毒可能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本研究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早产儿酸碱平衡的处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