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17例17只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患者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和ECCE+人工晶体植入,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变化情况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2只眼(70.6%)术后最佳视力≥0.1,4只眼(23.5%)≥0.3,1只眼1.0(5.9%),均未发现新的眼底病变。结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患者获得较好的视功能,手术并发症少,眼底病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有逐多危险因素,但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具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病史的白内障患者施以手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现将我们手术的17例17只眼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7例17只白内障眼中,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剥膜+眼内激光术后9个月—3年者8例8只眼;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眼内注气术后1.5年~4年者6例6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行玻璃体切除+眼内激光术后者1.5个月~2年2例2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淀粉样变性行玻璃体切除+眼内激光术后1例1只眼。男9只眼;女8只眼;年龄62~72岁,平均69岁。
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对象术前都行A/B超检查无玻璃体再出血和视网膜再脱离,眼底荧光血管照影。9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8例行ECCE+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强调环行撕囊完整,尽量居中,水分离彻底,前房避免波动。在超声乳化中,灌注压不宜过高,抽吸皮质时也尽量低灌注吸引。采用ECCE术式时压迫法挽出,如后房压力偏高,采用圈套法挽出。术中植入的人工晶体均选择PMMA材料硬袢一片式晶体。尽量植入囊袋内。术后均给予局部+全身抗炎和激素。随访3个月~4.5年。
2. 结果
2.1 视力 术前视力光感~手动者5只眼;眼前指数~0.06者7只眼;0.08~0.12者5只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12只眼(70.6%),≥0.3者4只眼(23.5%),1.0者1只眼(5.9%)。
2.2 手术并发症 (1)1只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术中发生后囊破裂,晶体坠入玻璃体腔,即行玻璃体手术取出晶体,人工晶体植入前囊前,术后经抗炎+激素治疗,2个月后行囊膜切开,结果令人满意。(2)11只眼术后分别在2~5个月发生后囊增生,3例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8例行晶体后囊切开术,均达到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
3. 讨论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的白内障摘除比一般白内障手术难度要大,因为没有了玻璃体对后囊的支撑。而超声乳化具有切口小、密闭好、视力恢复快、术后散光少等优点,是目前比较适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行白内障摘除的首选术式(1)。本组病例术前均为术者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并行长期随访至白内障手术前,对其视功能均有充分的了解,施行手术有充分的准备,并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我们认为尽管我们总结的病例不多,但也能够说明术前对眼部情况的充分了解,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具备白内障手术方式的熟练程度和经验,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