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超声微泡介导EGFP质粒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转染效率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希瑗,…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 400010   点击数872  更新时间:2006/5/14 22:45:04  文章录入:denshine7909  责任编辑:毛进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眼内恶性肿瘤。目前的治疗方式有直接摘除眼球及剜出眼眶内容物、化学减容法、激光光凝、温热疗法、冷冻疗法、外照放疗等。基因治疗尚处于研究阶段。微泡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移载体,可携带基因在声像图的监控下进行超声辐照,微泡能够在指定部位“爆破”,释放所携带的基因。本文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EGFP基因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进行转染的效率及探讨最适转染条件。 首先检测微泡造影剂和超声对体外培养的RB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将培养的RB细胞分为9组,分别予以0.25, 0.5, 0.75, 1.0, 1.25 W/ cm2声强,作用时间均为60 s的超声波照射,和1%, 10%, 20%,30%浓度梯度的微泡造影剂。台盼蓝染色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结果显示:当超声强度为0.25、0.5及0.75 W/cm2,时间60 s时,细胞存活率均>95%;当超声强度为1.0 及1.25 W/cm2,时间60 s时,细胞存活率<80%。微泡浓度为1%、10%、20%时,细胞存活率均>90%;微泡浓度为30%时,细胞存活率<80%。在0.25~0.75 W/cm2 、60 s范围内的超声,和低于20%的微泡浓度,对RB细胞的生存无影响。 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几种不同参数的超声对RB细胞进行EGFP基因转染,分为4组:微泡浓度固定为10%,超声声强分别为0.25,0.5,0.75 W/cm2,60 s,连续波发射进行转染(共3组);并增加一组对照组(微泡浓度固定为10%,超声声强1.0 W/cm2 ,60 s,连续波发射)。24~48 h后,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蛋白表达, RT-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显示:0.5 W/cm2及0.75 W/cm2 声强处理的RB细胞可见较多绿色荧光及较亮电泳条带,且二者表达情况相似。而声强0.25 W/cm2及1.0 W/cm2 处理组中RB细胞的转染效率均不如上述两种声强条件。 本实验以超声微泡造影剂为基因载体对体外培养的RB细胞进行转染,探讨其对RB细胞生长活性的影响、合适的转染条件。然而RB的基因治疗尚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应用于临床需进一步的研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