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增殖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李倩,赵…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266003  点击数1059  更新时间:2006/6/4 16:14:25  文章录入:小眼  责任编辑:毛进
【摘要】目的 观察碱烧伤后不同时期角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角膜新生血管增殖(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发生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30只,制作角膜碱烧伤新生血管模型;并依据取材时间完全随机分为6组:分别于碱烧伤后6h、1d、2d、4d、7d及14d取材,苏木素-伊红染色后进行光镜观察。结果 角膜碱烧伤后6h,角膜缘组织已有中性粒细胞浸润等明显急性炎症变化;碱烧伤后2d,角膜缘出现新生血管芽;碱烧伤后4d,炎症细胞浸润进一步加重,见侵入角膜基质层的新生血管管腔样结构;碱烧伤后7d,炎症细胞浸润仍然严重, 角膜基质层内成熟的、有功能的新生血管增加,管腔粗大,排列紧密;碱烧伤后14d,炎症细胞浸润减少, 角膜基质层内成熟的新生血管数量减少。结论 碱性化学药物诱导的大鼠CNV模型是研究炎症性CNV发生机制和治疗的理想模型;炎症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参与CNV过程,并可能起介导作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