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眼黑色素瘤病人眼球摘除术后死亡原因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作者:刘早霞  …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吉林省长春市亚太大街1085号130041  点击数1785  更新时间:2006/6/8 16:59:54  文章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目的:评估脉络膜/睫状体黑色素瘤眼球摘除术后死亡的预兆因素。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脉络膜或睫状体黑色素瘤,行眼球摘除术的35名患者进行随访。通过临床及病理检查,记录肿瘤最大基底直径、肿瘤前界位置、有无巩膜外或视盘/视神经侵润、细胞病理分型及术后转移死亡例数等指标。应用统计学分析进行两个或多个率比较的χ2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以及比较其转移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1者表明转移死亡率与以上因素呈正相关。结果:黑色素瘤死亡的相关危险性与较大的肿瘤基底直径呈正相关(n=35,P<0.025,RR>1),肿瘤前界达到睫状体或虹膜者较前界位于脉络膜内者相比,其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RR=2.89);有巩膜外或视盘/视神经侵润者预后相对较差(P<0.05,RR=2.67);病理分型肿瘤细胞类型为梭形细胞型者较少发生转移,而非梭形细胞型者转移死亡率较高,呈正关联(P<0.025,RR=3.15)。结论:脉络膜黑色素瘤转移死亡率与肿瘤最大基底直径较大、前界达到睫状体或虹膜以及病理分型肿瘤细胞类型为非梭形细胞型者有关,呈正关联,其中肿瘤最大基底直径和细胞类型是影响相对较大的因素。 可以帮助医生区分出具有高危转移因素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 评估预后提高生存率及患者生存质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