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眼底病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大鼠视网膜发育中EPO/EPOR表达的研究         
大鼠视网膜发育中EPO/EPOR表达的研究
作者:钟一声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200025 点击数:821 更新时间:2006/6/25 7:24:53
目的:观察生后大鼠视网膜组织的发育情况及视网膜中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rythropoietin receptor ,EPOR)的表达,探讨正常生理状态下EPO及EPOR在视网膜组织发育中的变化规律。 方法:取年龄段分别为1天、3天、1周、2周、3周、4周、8周的SD大鼠眼球制成切片,HE染色后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变化,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EPO/EPOR的表达, 对染色结果进行灰度值定量分析。 结果: 生后大鼠中周部视网膜厚度以D3期最厚。出生后1周时视网膜各层分化完全,内外核层之间出现外丛状层。生后视网膜各层均可检测到EPO/EPOR表达,以神经节细胞层最为明显。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EPO的表达随着发育而增强,W4时趋于平稳;内核层EPO表达也是逐渐增强,至W1达最强,W2后下降;外丛状层EPO的表达在W3时稍明显;外核层在D1时有少量EPO表达;视锥视杆层EPO表达在W4时几乎为阴性。神经节细胞层EPOR表达也是逐渐增强,W3后趋于平稳;内丛状层EPOR表达至W4达最强;内核层EPOR表达在W2达最强;外丛状层EPOR表达强度在W3时稍明显;外核层在D1时有少量EPOR表达;视锥视杆层在出生之初EPOR表达明显,此后其外侧部分表达愈加明显,而内侧部分逐渐减淡至阴性。 结论: EPO和EPOR在SD大鼠视网膜不同层次中的表达变化各不相同,对大鼠视网膜的发育及正常功能的维持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会议投稿录入:rila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