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1届全国会 >> 眼底病11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骨髓来源细胞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骨髓来源细胞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王雨生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全军眼科研究所 710032 西安 点击数:814 更新时间:2006/6/26 15:52:03
以往认为,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是由局部固有的细胞增生和移行而形成的。然而,近期的研究发现,骨髓来源的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Cs)在CNV生成和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与CNV生成的BMCs包括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ecursor cells, EPC)、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等。当组织遭受损伤、发生缺血缺氧、或在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BMCs定向趋化至发生CNV的区域,增生、分化,参与新生血管形成。BMCs还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着CNV的严重程度。衰老的BMCs存在增龄性的功能异常,对损伤和促血管生成因子的反应更为激烈,会增加CNV的严重程度。 由BMCs分化而来的细胞约占CNV细胞总数的40%~45%,包括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周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无论在形态还是细胞表面标志物上,这些细胞与原位固有细胞都无差异。随着CNV自然病程的进展,BMCs分化而来的三种主要的细胞类型—VEC、VSMC和巨噬细胞的比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CNV生长的不同需要。其中,分化为VEC和巨噬细胞的BMCs所占比例在CNV的快速生长期达到高峰,而VSMC的比例则随着血管的进一步成熟而增高,表明CNV微环境调控着BMCs的分化。 BMCs参与CNV生成经历了动员、趋化、黏附和增生分化等阶段,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SDF-1)、血管内皮钙黏分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 VE-cadher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VCAM-1)等。针对这些细胞因子干扰BMCs的动员、趋化和黏附有可能达到抑制CNV的目的,为CNV的防治提供新的突破口。
会议投稿录入:xjyk21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