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小鼠常见致病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实验研究 |
|
作者:王殿强 … 文章来源: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266071 点击数:1149 更新时间:2006/7/7 10:45:53
|
|
目的 探索建立三种常见致病真菌性角膜炎小鼠模型的标准方法,以便于研究致病机理的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 不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处理,模拟人角膜真菌感染的自然病程,采用改良的角膜表面镜片术法建立BALB/c小鼠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刮除角膜中央上皮,覆盖SD大鼠角膜片,层间分别注入白色念珠菌、烟曲霉菌、茄病镰刀菌菌液5μ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根据菌液浓度及闭合眼睑的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对比研究大体改变、临床评分(12分)、角膜组织真菌培养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差异。 结果 (1)白色念珠菌:菌液浓度为1×108CFU/ml时,闭合眼睑48h可成功感染小鼠角膜(100%),且为重度感染,术后2-8天临床评分均>9分; 真菌培养阳性;PAS染色可见菌丝生长方式总体上呈垂直趋势,浸润角膜深层基质,甚至穿透角膜进入前房; HE染色可见角膜全层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前房积脓明显。(2)烟曲霉菌感染小鼠角膜成功率低(48%),持续时间短,自愈倾向明显。提高菌液浓度、延长闭合眼睑时间均不能明显提高感染率;虽然临床评分较高,但是菌丝检出率和组织培养阳性率低,PAS染色可见菌丝生长方式总体上呈垂直趋势。(3)茄病镰刀菌标准株感染率更低(21%),临床分离菌株感染率相对较高(45%); PAS染色检出菌丝率和真菌培养阳性率均较低。 结论 在不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应用改良的角膜表面镜片术法,能够成功建立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的BALB/c小鼠模型,可以应用于真菌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烟曲霉菌和茄病镰刀菌感染小鼠角膜的成功率低,可能与宿主的易感性和/或菌株毒力有关,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角膜移植术后植片溃疡81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LASIK术前局部抗生素应用效果的临床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