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Terson综合征一例 |
|
作者:范银波 … 文章来源:解放军第474医院,全军眼科中心(乌鲁木齐 830011) 点击数:1147 更新时间:2007/5/13 0:09:17
|
|
Terson综合征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有玻璃体出血的疾患。本综合征在临床眼科中并不多见,我院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1例Terson综合征的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视力恢复较好,现报道如下:
一、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33岁,因外伤后双眼视力明显下降2月余于2006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于2006年9月1日因车祸导致脑部受伤昏迷11天,外院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清醒后双眼视物模糊不清,眼科检查后诊断为“双眼玻璃体混浊”。患者收入我院后查体:双眼视力:手动/10cm,矫正无提高,双眼前段正常,晶状体后囊膜轻度混浊,右眼玻璃体红色絮状混浊,眼底窥不入,左眼玻璃体棕红色泥沙样团絮状混浊,上方周边部眼底模糊可见视多膜平伏。眼压:右眼11mmHg,左眼10 mmHg。入科后分别于2006年12月1日和2006年12月8日分别行“右眼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剥膜+冷凝+光凝术”和“左眼闭合式玻璃体切割+剥膜+冷凝+光凝+18%SF6注入术”。术中见双眼视乳头上可见陈旧性出血及灰白色机化膜。术后二周查视力:右眼0.5,左眼0.3。
二、 讨论:
1900年Terson首次描述了与颅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关的玻璃体出血综合征[1],后被定名为Terson综合征,其眼部临床表现多为脑血管意外后突然出现的视网膜前、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出血,并可于出血后数小时至数天内破入玻璃体中,对视力产生严重损害。颅脑外伤、颅内动脉瘤破裂是颅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眼内出血的发病机理不很明确,可能的机制为:突然增加的颅内压(1)使血液由蛛网膜下腔直接进入视网膜前;(2)使得眼内至海绵窦的静脉回流减少,视网膜静脉压增加,引起血管破裂出血;(3)导致脑脊液通过蛛网膜下腔和视神经鞘间的交通快速渗漏,阻塞了视网膜脉络膜听便和视网膜中央静脉,使视网膜静脉回流急剧下降,血液淤而出血。[2]
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分离并切除视网膜前膜,是治疗Terson综合征有效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双眼玻璃体出血、短时间内不吸收的患者,这类病人的视网膜并未严重受损,因而出血停止后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术切除玻璃体腔积血,疗效较好,而延迟会导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预后较差。本例病人在早期行玻璃体切除术后短时间内视力明显提高,满足了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
|
会议投稿录入:happyyiyua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中药联合眼底激光治疗上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6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脉络膜黑色素瘤冷冻治疗二例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