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角膜前表面和眼睛整体像差研究,分析随着年龄增长,人眼各部分屈光间质像差的改变及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左右眼像差的对称性。
方法:通过计算机辅助的地形图计算得到角膜前表面的像差,用主观波前像差仪测得的眼睛整体像差减去角膜前表面像差得到人眼内部结构像差。选择志愿者52名(18-59岁,近视度小于3.00D,散光度小于1.00D),研究年龄增长对角膜前表面、人眼内部结构以及眼睛整体像差的影响,分析人眼内部结构对角膜前表面的代偿关系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以及球差和高阶像差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研究左右眼各项像差的Zernike系数以及高阶像差、球差、彗差RMS值的对称性。
结果:人眼整体高阶像差随着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包含散光时,内部结构随着年龄增长对角膜前表面的代偿作用呈下降趋势,不包括散光时,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左右眼第3阶像差中有3项Zernike系数有高度相关性(P<0.05),第4阶5项Zernike系数中有3项有高度相关项(P<0.01)。第3阶和第4阶的像差占眼睛整体高阶像差的79%。高度正相关性也存在于左右眼的总高阶像差(r=0.411, P=0.02)、第12项球差(r=0.787, P<0.01)以及第4阶彗差中(r=0.672, P<0.01)。
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老化、变形打破了内部结构对角膜前表面像差的代偿作用,导致人眼的整体像差增加,视觉质量下降。双眼像差存在高度对称性,可能与人眼的生理和解剖结构有关,这种高度对称性可以用于帮助临床眼科疾病如圆锥角膜、白内障等的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