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膜的组织改变在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
作者:何明光 …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点击数:1314 更新时间:2007/5/30 17:36:04
|
|
目的: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的虹膜组织学特征。方法:在中山眼科中心新诊断并确诊为原发性房角关闭和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虹膜周切手术过程中提取虹膜组织样本。病例包括急性闭角青光眼(AAC,12眼),急性发作的对侧眼(FAAC,14只眼),房角关闭高危眼(PACS,11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ACG,19只眼),原发性开角青光眼(POAG,7只眼)以及9只年龄匹配的捐赠眼作为对照组。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虹膜的胶原纤维密度进行量化测量,并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研究虹膜细胞结构性改变。结果:Ⅰ型胶原密度在AAC和FAAC样本中比较大(Wilconxon检验,P<0.05);在CACG样本中比较低(Wilconxon测试,P<0.05);POAG和 PACS胶原密度和分类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光镜和电镜发现在AAC、CACG和POAG样本中虹膜基质有结构性的损害,但在绝大多数的FAAC和PACS样本中没有发现结构性的损害。结论:组织学研究提示急性发作的对侧眼虹膜有硬化改变,但没有与急性和慢性闭角青光眼相似的结构性损害。虹膜的生物力学可能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
|
会议投稿录入:fangmangban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诊断价值 下一篇会议投稿: 地塞米松对人眼小梁细胞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