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题栏目 |
 |
 |
相关文章 |
 |
|
|
|
|
 |
基于Zyoptix模式的个体化联合瓣膜面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 |
热 |
|
基于Zyoptix模式的个体化联合瓣膜面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 |
|
作者:方学军 史… 文章来源: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 110003 点击数:1171 更新时间:2007/5/30 23:57:09
|
|
目的:探讨基于Zyoptix模式的个体化联合瓣膜面准分子激光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收集2006年1-5月间我院近视病人62例(124眼),年龄18-41岁,平均24±3.27岁。屈光度等效球镜-7.32D-11.38D,平均-9.61D±2.36D。随机分2组,A组32例(64眼)行常规像差引导的个体化手术。B组30例(54眼)合成OTE文件角膜基质床剩余厚度≤250µm,行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联合准分子激光双面切削手术,OTE文件合成80%PPR值,剩余球镜度做瓣膜面切削。术后随访6月,对比观察二组的视力、电脑验光值、RMS值、对比敏感度。
结果:术后两组裸眼视力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44,P>0.05)。屈光度回退量的变化A组>B组(t=3.40, p<0.05)。像差RMS变化B组较A组明显(t=-3.12, p<0.05),暗视下对比敏感度二者无明显差异(t=1.24, p>0.05)。
结论:对于高度近视角膜偏薄的病人,做像差引导的个体化联合瓣膜面准分子激光切削术,能更好的保留基质床厚度,并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视觉质量。
|
|
|
会议投稿录入:eyefxj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正常人角膜滞后量和阻力因子量测量值及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没有任何评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