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及叠加球差对人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初探 |
|
作者:李婧1 … 文章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100730 点击数:1485 更新时间:2007/6/3 16:31:21
|
|
目的 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及叠加球差,分析球差对人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探讨最有益于人眼视功能的球差量,分析改变球差对离焦的影响。
方法 于暗室内,对受测者2位(2只眼)予以新福林(0.5%的盐酸苯肾上腺素,中山医科大学制)散瞳,采用人眼高阶像差自适应光学矫正与视觉分析系统(自行研制),进行6.0mm瞳孔孔径下的像差测量与球差的矫正及叠加。通过光学镜片预矫受测者离焦及散光;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其球差分别进行矫正及不同量、不同方向的球差叠加;分别测量24c/d和30c/d两种空间频率下矫正及叠加球差前后的对比敏感度、球差残余量和离焦残余量,分析球差量及方向对人眼对比敏感度的影响,球差对残余离焦量的影响。
结果 在暗室内,24c/d、30c/d空间频率下两位受测者的残余球差值位于零偏正性时对比敏感度达最大值。对比敏感度值和残余球差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24c/d空间频率下,CS1=26.120-54.285(Z12)2和CS2=32.552-114.454(Z12)2,其标准化线性回归系数为-0.682和-0.986,P1=0.025,P2=0.005;30c/d空间频率下,回归方程分别为CS1=22.162-59.835(Z12)2和CS2=22.422-154.254(Z12)2,其标准化线性回归系数为-0.873和-0.832,P1=0.023,P2=0.017;叠加球差过程中离焦正向增大,此趋势在去除调节后(麻痹睫状肌)仍存在。
结论 在6.0mm瞳孔未麻痹睫状肌的情况下,在空间频率为24c/d和30c/d时,球差为零偏正时人眼的对比敏感度值接近最大。改变球差可以诱发调节,球差与离焦存在交互影响。
|
|
|
会议投稿录入:simon81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LASIK与透明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远视的长期观察 下一篇会议投稿: 矫正波前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