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乙酰半胱氨酸防治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动物和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 |
|
作者:张 曙,… 文章来源:第四军医大学:1唐都医院眼科,陕西,西安,710038 点击数:1146 更新时间:2007/6/6 11:12:05
|
|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滴眼液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的晶状体混浊程度进展的影响;NAC对高糖(high glucose,HG)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um cells, hLEC)凋亡的作用。
方法:(1) 从85只正常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接受1%STZ枸橼酸缓冲液腹腔注射,72h后血糖值>14mmol/L的大鼠作为糖尿病大鼠并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给予0.01%NAC,0.05%NAC和磷酸钠缓冲液滴眼。通过裂隙灯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进展。分别于4w,8w和13w时分批处死大鼠,取出晶状体,测定其中水溶性蛋白质、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oproducts,AGEs)的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并监测大鼠血糖、尿糖和体重的变化。
(2) 用终浓度120mM的HG诱导hLEC凋亡,处理组:DMEM+NAC+HG;对照组:DMEM+HG。用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酶的活性。
结果:(1) 约79%(59/75) 的大鼠对STZ(65mg/kg)腹腔注射起反应(血糖>14mmol/L)。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STZ注射后第3w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两个浓度的NAC治疗组大鼠STZ注射后第4w晶状体开始出现混浊,第4w时,0.01%NAC治疗组比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减轻(P=0.023,P<0.05)。在实验后期(13w),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晶状体中GSH含量及CAT,GR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下降显著,分别降低了约50%(P<0.05),20%(P<0.05),及50%(P<0.05);而糖尿病未治疗组大鼠晶状体中AGEs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增高46.1%(P<0.05)。两浓度的NAC治疗组晶状体AGEs、GSH含量及GR、CAT活性的下降与糖尿病组相比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
(2) 120 mM的HG作用24 h后可引起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处理组在HG诱导前就加入NAC,72 h时NAC处理组的hLEC凋亡率为(34.14±1.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7±2.08)%(P<0.05)。NAC处理组的Caspase-3酶活性在四个时间点均比对照组低,在48 h和72 h,NAC处理组的Caspase-3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低30.1%(P<0.05)和39.0%(P<0.05)。
结论:(1) NAC滴眼液对早期糖尿病性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具有轻度的抑制作用;NAC可有效抑制HG引起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其抑制作用可能与降低Caspase-3酶活性有关。
(2) NAC可以通过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补充晶状体GSH含量,抑制氧化损伤,从而达到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的作用。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新基因c24的克隆及其在正常及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表达 下一篇会议投稿: 特殊人工晶体的生物测量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