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猕猴慢性高眼压模型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的研究 |
|
作者:孔祥梅1 …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200031 点击数:1149 更新时间:2007/6/7 10:44:53
|
|
目的: 利用猕猴慢性高眼压模型,探究在高眼压情况下视网膜血管尤其是黄斑部微血管的变化情况。
方法: 健康成年猕猴用激光小梁网烧灼术造成慢性高眼压模型,灌注固定后取眼球,视神经做半厚切片行甲苯胺蓝染色,通过计算轴突损失率判断不同损伤程度;部分视网膜行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用ADP酶法进行血管染色。测量血管面积百分比以及黄斑拱环的面积、周长、直径,数据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
结果: 正常猕猴6只眼,慢性高眼压模型中包括轻度损伤5只眼、中度损伤3只眼、重度损伤3只眼,其黄斑区视网膜毛细血管均密集分布,黄斑拱环结构完整,未见与损伤程度相关的明显改变。对各组的血管面积百分比、黄斑拱环面积、周长和直径分别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正常猕猴视网膜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示管腔规则,内皮细胞结构好,基底膜完整均匀;而高眼压猕猴视网膜毛细血管管腔内见脂样物脱入,内皮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基底膜欠均匀。
结论: 猕猴慢性高眼压模型的黄斑区视网膜微血管密度、血管拱环大小没有显著性变化,而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表现出线粒体肿胀、内皮细胞形成膜样物脱入管腔等变化,提示高眼压造成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对比分析 下一篇会议投稿: 尼莫地平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视神经炎干预的实验研究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