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铜代谢异常疾病,主要累及肝脏和神经精神系统;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病例的临床特点及眼部表现。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2年1月~2006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资料完整病例143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 143 例中男性89例(62.24%),女性54例(37.76%),平均发病年龄16.09+/-10.77岁,其中小于15岁患者占60.14%;家族史总阳性率为31.47 %(45/143);首诊误诊率为48.25%(69/143),其中被误诊为肝炎、肝硬化者最多;首发症状最多的为以肝功能和锥体外系损害的病例;主要累及肝脏者67例(46.85%),平均发病年龄10.90±6.26岁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者53例(37.06%),平均发病年龄23.04±9.86岁,内脏型比脑型发病年龄早(t=-8.206,P<0.01);生化检查中谷草转氨酶升高64.46 %(78/121),尿素氮或肌酐升高率达27.27 %(18/66), 铜蓝蛋白(CP) 降低率达94.12%(32/34),24小时尿铜升高率达100%;血清铜检查降低率达92.68% (38/41),铜氧化酶吸光度阳性率达90.30%(121/134);腹部B 超总异常率达94. 06 %(95/101);脑CT异常率达67.65%(23/34);脑MRI异常率达74.29%(26/35);骨骼X线检查异常率达68.42%(26/38);本组角膜K-F环总阳性率达90.71%(127/140),其中脑型K-F环阳性率达97.96%,内脏型K-F环阳性率达86.57% ,脑型比内脏型K-F环阳性率高(X2=4.972,P<0.05)。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多见于青壮年首发;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为各种不同的疾病;眼角膜K-F 环和酮氧化酶吸光度是两项敏感度和特异性很高的检查方法; 肝脏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要首发表现;肝脏B 超与生化检查相比,可反映早期改变,特别是可用于症状前诊断;脑CT 或MR I有助于明确脑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骨骼X线检查是肝豆状核变性骨关节损害最常用的检测手段;血清铜、铜蓝蛋白及24小时尿铜检查具有特征性,可作为不典型或无症状患者早期诊断的线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