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临床应用 |
|
作者:马晓华 毕… 文章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中心 济南施尔明眼科医院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48号 250002 点击数:1132 更新时间:2007/6/12 9:53:59
|
|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对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对20例(20只眼)术后无晶状体需行二期后房型IOL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应用UBM观察残留囊膜的范围,以决定IOL植入方式;术后3个月时,观察IOL的位置,并分析患者的视力、散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IOL表面色素沉积情况。
结果:术前根据UBM显示残留囊膜情况,IOL分为3种植入方式,分别为A组:折叠式IOL囊袋外植入(9眼);B组:仅一襻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囊袋外植入(6眼);C组:两襻睫状沟缝线固定非折叠式IOL囊袋外植入(5眼):术后3个月时,UBM示IOL位于角膜中央后的距离3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有6只眼双襻为睫状沟-睫状沟固定,另3只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B组有5只眼双襻为睫状沟-睫状沟固定,另1只眼一襻位于睫状沟,另一襻位于睫状体。C组5只眼双襻均为睫状沟-睫状沟固定。尽管IOL襻的位置不同,3组之间角膜内皮数量、眼压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裸眼视力≥0.5者A组占77.8%(7/9),B组占33.3%(2/6),C组占20.0%(1/5),A组好于B、C组(P<0.05)。最佳矫正视力≥0.9者,3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散光度变化A组为(-0.58±0.31)D,B组为(-1.27±0.71)D,C组为(-1.33±0.80)D,A组小于B、C组(P<0.05)。IOL表面色素沉积的发生率A组为111%(1/9),B组为33.3%(2/625),C组为400%(2/5),A组小于B、C组(P<0.05)。
结论:UBM对需二期后房型IOL植入术的患者,术前决定IOL植入方式,术后探讨并发症的可能机制意义重大。
|
|
|
会议投稿录入:aya610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智能化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超声乳化术中环形撕囊对后囊混浊的影响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