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的蛋白质组分析;[2]季樱红,卢 奕,李娜,金红,杨芃原,孔祥银,燕顺生;[3]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上海 200031;[4]目的:比较研究遗传性白内障的晶状体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采用Crygs基因自发突变的隐性遗传白内障小鼠动物模型,提取晶状体总蛋白,和正常对照,进行双向电泳和考染,使用PDQuest 7.30软件分析电泳图像。选择差异蛋白点胶上酶解,应用MALDI-TOF-MS/MS鉴定及分析。结果:高、低上样量分别分离低、高丰度蛋白。上样量为882μg时,白内障和正常小鼠分别检测到417±53个蛋白点(n=3)和370±41个蛋白点(n=3)。上样量为190μg时,白内障和正常小鼠分别检测到60±7个蛋白点和57±5个蛋白点(n=3),质谱鉴定出17种蛋白质,包括16种高丰度蛋白和1种低丰度蛋白。并分析出γS、BFSP/filensin、γF、βA1、βB1、βB2和αB等7种差异蛋白。突变小鼠晶状体正常γS、BFSP/filensin缺失,γF表达下调(<4倍),异常βA1、βB1、βB2和αB表达上调(>4倍),分子量比正常小,提示可能发生裂解。结论:Crygs基因突变导致γS晶状体蛋白的异常,并引起细胞骨架蛋白和其它晶状体蛋白继发改变。推测γS晶状体蛋白可抑制内源性水解酶的产生,从而抑制晶状体蛋白的裂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