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氧化和抗糖基化药物抑制高氧诱导的兔晶状体混浊的研究 |
|
作者:刘晓萃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 点击数:2085 更新时间:2008/1/6
|
|
【1】抗氧化和抗糖基化药物抑制高氧诱导的兔晶状体混浊的研究 【2】刘晓萃 王 萍 严 宏【3】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新寺路,710038【4】目的 探讨抗氧化药物对高氧环境导致的晶状体混浊的作用【5】方法 耳缘静脉空气栓塞处死新西兰白兔,取出晶状体,尽量去除晶状体表面的玻璃体。37°C下,5%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8h后,弃去混浊晶状体,留取144只透明晶状体备用。随机分为6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高氧组,C组为肌肽治疗组,D组为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组,E组为牛磺酸治疗组,F组为阿司匹林治疗组。每天用解剖显微镜观察晶状体,根据英国牛津大学眼科实验室方法将晶状体混浊度进行分级。在孵育的第1、3、5、7天各组取1只晶状体做HE染色,5只做水溶性蛋白含量及谷胱甘肽(GSH)含量测定、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及Na+-K+ATP酶的活性测定。【6】结果 高氧组兔晶状体GR、CAT、Na+-K+-ATP酶活性下降,GSH含量显著降低,水溶性蛋白含量低,抗氧化药物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高氧组晶状体纤维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拉长;抗氧化药物治疗组及正常组纤维细胞排列整齐、紧密。【7】结论 肌肽、NAC、牛磺酸和阿司匹林四种抗氧化药物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抑制高氧环境导致的晶状体混浊,为药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新测试标准下正常人群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下一篇会议投稿: 一遗传性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家系报道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