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变性小鼠的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分析
王晔 王宜强 杨玲玲 张学敏
山东省眼科研究所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
青岛市燕儿岛路5号 266071
目的:我们在实验中观察到某些Balb/c小鼠存在自发性角膜变性。为此对这种病变角膜进行了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分析,以期找到致病关键基因和蛋白。
方法:收集正常Balb/c小鼠和病变小鼠角膜,分别提取总RNA和蛋白质。行基因芯片(Agilent Mouse Oligo Microarray)和双向电泳分析。
结果:对双向电泳结果中的6个点成功地进行了MALDI/TOF分析。结果表明均为表达上调的蛋白,包括晶状体蛋白alpha A (19kD), 晶状体蛋白beta A1 (25kD) and 晶状体蛋白beta B2 (23kD)。基因芯片检测了16,600个基因,与对照组相比,病变组46个基因的表达上调了1倍,103个基因的表达下调了50%。46个上调基因中有13个是不同种类的晶状体蛋白,包括晶状体蛋白alpha, beta and gamma。
结论:基因芯片的分析和蛋白质组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都证明晶状体蛋白在角膜变性小鼠中的表达显著于正常小鼠,这表明晶状体蛋白在角膜变性或者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鼠 角膜变性 基因芯片 蛋白质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