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急性期原田(Harada)病容易诊断,但是在药物治疗后有些脉络膜的炎症仍然存在,由于此时视力的恢复及脉络膜炎症病变的隐蔽、视网膜表现正常、FFA表现正常,所以易被误认为Harada已经治疗痊愈,但是ICGA却能够发现有些病例脉络膜仍然有一些炎症病灶的存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能够准确的显示出整体病变的情况,为此我们对治疗后的19例Harada病患者的38只患眼同时进行了FFA和ICGA检查,以探讨Harada病经药物治疗痊愈后ICGA的特征。
方法 对经药物治疗后19例(38眼)原田病患者同时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检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德国海德堡眼底造影系统(HRA-Ⅱ)同时行FFA和ICGA检查。早期连续拍摄,1min后间断拍摄,后期拍摄时间不少于30min,ICGA和FFA同时在显示器成像,经图像处理系统处理后存盘。
结果 19例38只眼的视网膜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紊乱,其中4例8只眼眼前节仍有轻度葡萄膜炎症反应, FFA仅视盘荧光略强,视网膜的典型改变已经消失,ICGA检查在早期出现片状脉络膜充盈缺损区,其区域内可见脉络膜血管不同程度的扩张,粗细不均,后期管壁周围组织染色后极部荧光增强,大中血管像区域性减少伴节段性扩张但无渗漏,后期约在30分钟左右可见后极部及视盘周围大量弱荧光斑点出现.;14只眼视网膜呈晚霞状改变,5只眼周边视网膜发现黄白色结节(Danlen-fuchs斑);9只眼眼底表现正常,但是6只眼ICGA发现仍有炎症病灶的存在, ICGA在早、中期发现脉络膜点状、及斑块状充盈迟缓,后期发现在中周及后极部出现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多灶性弱荧光斑存在;7只眼后极部色素沉着斑点,视盘周围有不同程度的脉络膜萎缩斑,周边可见散在黄白色结节(Danlen-fuchs斑)。
结论 Harada病早期的FFA及眼底表现典型,诊断并不困难,经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这些症状逐渐消失,FFA及眼底可表现正常,但是对于一些病来说人这可能是一个假象,我们在这组观察的病例中发现有些FFA已经正常的患者ICGA仍可显示出病变未愈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临床痊愈的判断应以ICGA为标准,皮质类固醇的应用维持药量到高渗漏消失,病变静止,ICGA表现正常后停止用药。所以在Harada病激素治疗后的ICGA检查是完全有必要的,ICGA可以为激素治疗的效果提供更为有用的信息,从而指导用药,避免过早的停药,在防止Harada病的复发和对评价Harada病的药物治疗疗效评价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