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藏红花提取 液对兔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探讨藏红花提取液对慢性高眼压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筛选传统中药对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研究提供帮助。
方法 选取体重为2.0-3.0Kg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对照组、噻吗洛尔组、藏红花组和联合用药组。除正常组外,余4组通过前方注射0.3%复方卡波姆溶液制作成慢性高眼压模型。造模72小时后开始治疗,对照组不予治疗;噻吗洛尔组造模眼点0.5%噻吗洛尔眼液1滴,2次/日;藏红花组沿兔耳缘静脉注射藏红花提取液80mg/kg,1次/日;联合用药组将以上两种方法合用。每日测量眼压1次,28天后处死动物,摘取眼球,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制备视网膜石蜡切片。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视网膜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Bcl-2、Bax的表达情况;TUNEL技术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结果
1. 眼压的变化: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眼压始终高于正常眼压水平,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藏红花组与对照组眼压水平相当(P>0.05),并无降眼压的效果,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噻吗洛尔组与联合用药组的眼压与对照组相比不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1);治疗28天后,噻吗洛尔组和联合用药组的眼压己经在正常范围之内,且两组眼压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 视网膜病理组织学观察:正常组兔眼视网膜与人眼视网膜形态基本相似,各层组织清晰可见,细胞排列整齐均匀,层次分明,无坏死组织及细胞变性。对照组神经节细胞大多消失,内核层、外核层细胞数减少,结构排列紊乱;噻吗洛尔组病变与藏红花组相似,均比对照组轻,各层组织结构比较清晰,层次较分明,内核层、外核层细胞间隙稍扩大,排列较整齐;联合用药组变化最小,接近正常视网膜结构。
3. TUNEL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正常组视网膜几乎未见凋亡细胞出现。对照组可见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部分外核层有大量凋亡细胞存在。各治疗组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藏红花组与噻吗洛尔组凋亡细胞数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数少于藏红花组和噻吗洛尔组(P<0.01)。
4. Bcl-2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正常组视网膜Bcl-2蛋白呈低表达。对照组视网膜Bcl-2蛋白有极少量表达。各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藏红花组Bcl-2蛋白表达与噻吗洛尔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藏红花组和噻吗洛尔组(P<0.01)。
5. Bax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正常兔视网膜中几乎无Bax蛋白表达。对照组视网膜中的Bax蛋白呈高表达状态,以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染色最为明显。各治疗组Bax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藏红花组Bax蛋白表达与噻吗洛尔组相当,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用药组Bax蛋白表达低于藏红花组和噻吗洛尔组(P<0.01)。
6. 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相关性: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指数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849),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62)。
结论 通过前方注射复方卡波姆溶液成功制作了兔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了视网膜细胞的大量凋亡,藏红花提取液可以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及下调Bax蛋白表达,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发生,对高眼压导致的视神经损害有保护治疗的作用。在眼压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础上,这种保护作用更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