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激光诱导的灰兔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生成中表达的时相变化,以及TTT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TTT对络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机制,从而为TTT治疗络膜新生血管提供一个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 27只健康有色家兔,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激光光凝组、TTT治疗组。激光光凝组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过量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而TTT治疗组是在激光光凝后30分钟,按照设计瞄准光凝损伤处行TTT治疗。正常对照组于光凝前取标本,光凝组及TTT治疗组于TTT治疗后1天、3天、7天、14天取标本。取材前肌内注射速眠新注射液(0·20~0·30)ml/kg麻醉,散瞳,眼底照相及FFA检查、处死、迅速摘除眼球、取材、石蜡包埋,、HE染色、VEGF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光凝损伤处视网膜脉络膜组织的变化,采用Image-ProPlus6.0软件对VEGF阳性染色的平均光密度(OD)进行测量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光镜下,在各个时相TTT治疗组脉络膜水肿情况较单纯光凝组组脉络膜水肿情况轻。TTT治疗后脉络膜血管扩张较单纯光凝组明显。TTT治疗后激光光凝处视网膜脉络膜粘连明显,视网膜损伤处瘢痕修复加速。光凝后1天VEGF的表达明显增强,3及7天呈强阳性表达,14天时表达明显减弱。治疗组在TTT照射后1天VEGF的表达增强,3及7天呈持续强阳性表达,2周时表达明显减弱P值均﹤0.05。治疗组同一时间点视网膜脉络膜VEGF的表达比较,1天、3天、7天均低于单纯光凝组,P值均﹤0.05,14天时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局部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是增高的。TTT可以在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抑制VEGF蛋白表达的增高。TTT可以减轻激光损伤处脉络膜水肿加速损伤的瘢痕修复。提示:TTT可以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抑制VEGF蛋白表达的增高,从而阻止和控制的CNV生成,避免病情发展到晚期造成不可逆的视功能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