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玻璃体切割手术在诊断治疗内源性真菌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与意义           ★★★
玻璃体切割手术在诊断治疗内源性真菌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价值与意义
作者:张学东 文章来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 点击数:285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在诊断治疗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中的价值与意义。
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5月到2011年4月住院病人,共26例36只眼,男10人,女16人,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3月至1年不等。纳入条件 起病前均有长时间全身使用抗菌素、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无眼外伤和眼科手术史,眼部检查,早期从眼后极部开始的视网膜脉络膜黄白色松散的边界欠清楚的病灶,玻璃体腔黄白色颗粒状、团块状松软的混浊,合并或不合并前房炎症。经睫状体平坦部常规玻璃体切割术,灌注水之前切割病灶玻璃体送真菌、细菌和细胞学检查,彻底切除玻璃体及病灶后玻璃体腔填入硅油。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行两性霉素B 5µm,(0.1 m )玻璃体腔注射1到3次,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一个疗程。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炎症反应情况,手术后1周检查FFA,OCT,随访3个月取出硅油,行FFA和OCT检查。
结果  真菌培养结果 10例病人培养阳性 为白色念珠菌和白假丝酵母菌,阳性率为38.46%。细菌培养阴性,病理检查无肿瘤细胞。手术前后视力明显提高,手术后前房内炎症反应不明显,玻璃体及视网膜无渗出病灶,病情稳定。三个月后硅油取出,FFA无明显荧光素渗漏,OCT检查黄斑水肿不明显。
结论 早期对可疑内源性真菌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恢复视力。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