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
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作者:倪颖勤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点击数:217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的视觉电生理变化
方法 将SD大鼠置于光照箱中接受24小时2500Lux宽谱蓝光照射制成光损伤模型。光照后14d根据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标准化方案进行暗适应视网膜电流图(scot-ERG)、振荡电位(OPs)、明适应视网膜电图 (phot-ERG) 和20Hz闪烁反应(20Hz-flicker) 记录。Scot-ERG 视杆反应刺激光强为-32dB、-24dB、-16dB、-8dB、0dB、2.5dB,最大混合反应ERG、Ops、 phot-ERG 和20 Hz-flicker反应刺激光强均为0dB,其中scot-ERG与phot-ERG均为单次闪光刺激(1902 Signal Conditioner/1401 Laboratory Interface; CED, Cambridge, UK),记录并比较波幅变化。记录完毕取眼球采用HE染色的方法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
结果 Scot-ERG结果显示光照后14d,-32dB至-8dB光照强度均不能诱导出ERG波形,0dB和2.5dB光照强度下能诱导出微弱的ERG波形,其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ta1= -18.751,Pa1=0.000; ta2= -23.385,Pa2=0.000; tb1= -24.947,Pb1=0.000; tb2= -21.647,Pb2=0.000);同样,Photic-ERG结果显示,0dB光照强度不能诱导出ERG波形;HE染色显示光照后的14d,模型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基本上完全消失,仅残留1-2层细胞。
结论 2500Lux宽谱蓝光照射24h后14d,模型鼠视网膜功能出现与组织学改变相符合的显著下降,电生理技术是评价光感受器变性动物模型视网膜功能的可靠技术手段。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