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彗星法分析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及抗氧化剂对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
彗星法分析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及抗氧化剂对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作者:吴志鸿 文章来源:武警总医院 点击数:193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及抗氧化剂对DNA损伤的拮抗作用。
方法 采用照射剂量为0.0(对照组)及2.5、5.0、7.5、10.0 mJ/cm2(实验1~4组)的紫外线照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硷性彗星法(CA)分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单链断裂(SSB)的程度和接受10.0mJ/cm2紫外线照射后的自身修复情况; 采用碱性CA法分析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在10.0 mJ/cm2紫外线照射前后经不同浓度抗氧化剂维生素C(VitC)、牛磺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处理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1~4组DNA SSB程度呈上升趋势,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9 p<0.01);10.0mJ/cm2紫外线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 SSB后,其半修复时间为60分钟; 紫外线照射前,加入抗氧化剂牛磺酸、SOD、EGCG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91 13.542  4.626 P<0.01), 紫外线照射后,加入抗氧化剂VitC、牛磺酸、SOD、EGCG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71  4.810  6.824  9.182 P<0.01);紫外线照射前加入四种抗氧化剂效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70 P<0.01), 紫外线照射后加入四种抗氧化剂效应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1 P>0.05)。
结论 碱性CA法能确切反映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 的定量损伤程度与紫外线剂量的关系,并能确切反映紫外线损伤后晶状体上皮细胞DNA自身修复能力在受测时间中的定量变化情况; 外源性VitC 、牛磺酸、SOD 、EGCG对紫外线照射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DNA 的损伤均有拮抗作用,  紫外线照射前加入抗氧化剂的效应依次为SOD >牛磺酸>EGCG>VitC, 紫外线照射后加入四种抗氧化剂的效应依次为VitC>EGCG>SOD>牛磺酸,SOD和EGCG是高效抗氧化剂。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