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术在摘除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 前瞻性连续收集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40例57眼,其中行同轴微小切口(2.2mm透明角膜切口)超乳术35眼,行标准切口(3.0mm透明角膜切口)超乳术22眼。所有病例均采用扭动模式超声乳化术,记录术前白内障核分级,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CCT)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 cell count, ECC);术中累积消散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 , C.D.E=有效超声时间*实际超声能量)及灌注液消耗量(Balanced Salt Solution Consumption,BSSC);术后第1、7、30天的BCVA、IOP、ECC、CCT及手术并发症。
结果 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组和标准切口超声乳化组,术中C.D.E分别为7.78±2.37和9±3.53,灌注液消耗量122±27.96ml和153±49.1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的BCVA和ECC同轴微小切口组高于标准切口超声组(P<0.05),CCT同轴微小切口组低于标准切口组(P<0.05),IO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30天的BCVA、IOP、ECC和CCT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病例通常为浅前房,短眼轴。同轴微小切口超乳白内障摘除术前房稳定性更好,可以显著减少超声能量,缩短超乳时间,减少了灌注液的应用,降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促进视力的迅速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