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屈光度检查和环境因素的调查问卷分析,探讨环境因素在学龄前儿童屈光发育中的作用。
方法 对象来自2007年参加年度体检的某幼儿园所有儿童共690名,年龄3-6岁,受检儿童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501份,其中男271名,女230名。双眼屈光度检查用Suresight自动视力筛选仪在自然状态下完成。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每日在家参与的主要的视近活动(读写画画、看五线谱、看电视、电脑游戏) 时间;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儿童是否早产;家庭用灯光(日光灯或白炽灯)和儿童饮食习惯(甜食、肉类和奶类、蔬菜和水果)。将球镜屈光度<+1.00D定义为屈光发育过快。按不同视近距离所需调节对不同活动的视近强度进行权重矫正,计算总视近强度(屈光度小时):屈光度小时(diopter hours)=3×(读写时间)+2×(看五线谱时间+电脑使用时间)+l×(看电视时间)。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等分析屈光发育过快的危险因素。
结果 双眼的球镜屈光度的P25为+1.00D,左右眼屈光发育过快的发生率为分别为14.4%和16.0%。女童和男童屈光发育快的比例分别为20%和12.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4,OR:1.743, 95%CI:1.075-2.826)。各种环境因素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各种视近活动中只有看五线谱时间与屈光发育快有关(OR:2.407),其他视近活动均与屈光发育无关,总视近强度与屈光发育也无关(OR: 1.033, 95%CI: 0.872-1.223)。户外活动与屈光发育有关(OR: 0.683,95%CI: 0.479-0.973)。早产、灯光类型以及饮食习惯均与屈光发育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去除性别与户外活动的交互作用后,户外活动仍与屈光发育有关(OR: 0.693,95% CI: 0.487-0.987)。
结论 在学龄前儿童中,女孩较男孩屈光发育快,多进行户外活动可以减慢屈光发育,总视近强度、饮食习惯和灯光类型与屈光发育过快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