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泪腺导管囊肿33例临床分析           ★★★
泪腺导管囊肿33例临床分析
作者:汪东 文章来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点击数:293 更新时间:2011/9/13

目的  探讨泪腺导管囊肿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治疗原则。
方法  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200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33例(33眼)泪腺导管囊肿病人。33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经详细地询问病史、既往史,33例全部行常规眼部检查,全部行B型超声波探查,部分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CT扫描及磁共振扫描。33例全部行手术治疗并经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
结果  33例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6个月-67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左18例,右15例。病史:7天-10年,半数患者有眼部炎症病史,少数患者有眼部外伤史。患者发病期间均无视力下降。多数患者表现为眼部肿物反复发作,多数患者于眶周可扪及肿物,肿物多数光滑、质软、可推动,近半数患者表现结膜充血。囊肿发生部位最多见于眼眶外上方及外眦结膜下,其次见于眶内上方,也可见于眶下方、眶上方、内下方以及球后。依据肿物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还可表现为眼球突出、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障碍。B超探查显示病变为类圆形囊性占位,边界清楚,内回声低,透声性中等,多数病变可压缩。CDI探查显示:病变内未见血流信号。CT扫描显示:类圆形囊性占位病变,内密度低,包膜密度高,部分病例可见眶骨受压呈现骨凹。MRI扫描显示:眶内类圆形占位,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双层细胞构成的囊壁为组织学诊断要点,手术完整切除囊壁为最终治疗手段。
结论  泪腺导管囊肿可起源于主泪腺、副泪腺及异位泪腺,以主泪腺的睑部泪腺导管囊肿最为常见。依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像学检查,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临床上注意与结膜起因的上皮性囊肿和皮样囊肿相鉴别,最终依靠组织病理学确诊。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壁为彻底治愈手段。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