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Toric人工晶体(IOL)在玻切患者囊袋内的旋转稳定性,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分析。选择2009-10至2010-12于我院接受Toric IOL植入的103例患者共112只眼。分为A、B两组。其中A组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接受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Toric IOL植入术,共83例92只眼。B组为玻切术后植入Toric IOL,共20例20只眼。术前进行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等生物测量,精确判定散光轴向及度数。术后随访时间为:1天、10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残余散光、充分散瞳后进行眼底后反光联合弥散光照相,然后用Adobe Photoshop 8.0软件分析图片,以第1天时IOL所在轴位为参考点,计算旋转度数。所获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计算A、B组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的IOL旋转度数绝对值。根据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A、B组间术后IOL旋转稳定性具有统计学差异(F=2.47、P>0.05)。根据多个样本间均数比较的最小显著差t检验:B组术后10天、1个月、3个月旋转度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5.67、t=8.43、t=3.25,均>LSD0.05,19=2.093,P<0.05),术后3个月至6个月间无显著旋转(t=1.739<LSD0.05,19=2.093,P>0.05)。A组在2.5D以下散光组,植入后眼部散光由术前的2.11D±0.98D减小为术后的0.82D±0.17D;2.5 D以上散光组,植入后眼部散光由术前的3.47D±1.98D减小为术后的1.07D±0.69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44、P=0.0135);B组在2.5D以下散光组,植入后眼部散光由术前的2.37D±0.77D减小为术后的0.52D±0.15D;2.5 D以上散光组,植入后眼部散光由术前的4.69D±1.33D减小为术后的1.13D±0.36D,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57、P=0.0356)。
结论 ①Toric IOL可有效减少术后散光。②玻切患者植入Toric IOL术后前3个月旋转稳定性较差,推测可能与玻切术后眼压波动及睫状肌运动有关,长期随访无统计学差异。尚待进一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