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并发青光眼、白内障一例报道           ★★★
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并发青光眼、白内障一例报道
作者:葛丽花 文章来源:济源市卫校眼科 点击数:299 更新时间:2011/9/13

1.病例报道  患者男,70岁.以右眼视力进行性下降三年余就诊。2010年3月2日入院。检查:视力右眼0.1,不能矫正,左眼1.0,双眼睑无红肿,右眼裂隙灯下见角膜后中央和下方散在弥漫性灰白色KP,房水闪辉(+),瞳孔缘可见小的透明结节,虹膜基质萎缩,颜色较健眼明显变淡,瞳孔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全部呈灰白色浑浊,眼底窥不见。左眼查未见异常,眼压右眼27.5mmHg,左眼14mmHg, B超示右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诊断:右眼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并发白内障.青光眼。入院后给予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每日2次,布林佐胺滴眼液每日2次点右眼,两日后测右眼压16mmHg,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瞳孔散至8mm大小,行透明角膜切口,顺利完成中央连续环形撕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术后第一天查右眼视力0.6,角膜轻度水肿,切口对合良好,房水闪辉(++),瞳孔圆,人工晶体位正,晶体后囊上可见环形白色增生组织,眼底模糊。给予典必殊滴眼液1次/h滴眼,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1次/2h滴眼。第三天查右眼视力0.8,角膜透明,kp明显减少.房水闪辉(-),右眼压20mmHg,仍给予术前的降眼压药物应用。术后半月.一月,到半年,复查多次,局部用药逐渐减少,停用。可见:右眼角膜后kp逐渐变小、变少,房水逐渐清亮,测量眼压多次,均在正常范围。
2、讨论
  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是一种慢性非肉芽肿性睫状体炎,1906年因Fuchs做了详细的临床观察和病理组织学研究,因常有虹膜异色,故又称Fuchs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常并发白内障.有时并青光眼。约占所有前葡萄膜炎的1%-2%,常见于30-50岁,男女相同,起病隐匿,临床呈慢性过程且表现轻微,缺乏一般葡萄膜炎的充血.疼痛.畏光等刺激症状体征。

Fuchs综合症的临床表现:病程冗长.炎症轻微.大多为单眼,睫状充血极少,kp具有特征性,呈白色比较透明的小圆点或星状.弥漫性分布.kp之间不融合,kp能自行消失.再度反复,Tynddall现象大多阴性,少数弱阳性。逐渐发展的虹膜异色,病眼虹膜颜色不同程度地浅于健眼,弥漫性虹膜萎缩,瞳孔缘或虹膜表面有小的透明结节.即koeppe结节,从不发生虹膜前后粘连,另一有诊断意义的体征是前玻璃体呈白点状浑浊。Fuchs综合症的晚期并发症常见白内障,始于后囊下皮质,系长期睫状体炎所致,部分病例后期可发生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Fuchs综合症病因不清,有变性或营养衰竭学说,交感神经去支配学说,交感神经病变导致血管变化和虹膜基质萎缩.异色,病理学研究表明虹膜明显变性,基质内黑色素细胞减少,色素上皮细胞变性,虹膜血管变厚,玻璃样变,小梁网有活动性炎症,见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治疗上  异色性虹膜睫状体炎,虽病程冗长,但炎症反应轻,一般不会发生虹膜后粘连,因此不需扩瞳,亦无必要用糖皮质激素,一是不敏感,二是长期使用反可促使白内障或青光眼形成,因此主要是治疗其并发症,伴发的白内障可首选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大多可达0.5以上,继发的青光眼可用药物治疗,药物不能治疗时,考虑眼外引流手术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