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于遗失术前角膜曲率资料的LASIK患者,若发生白内障,其IOL度数测量一直是难题,本研究对比评价不同角膜曲率值测算IOL度数的效果。
方法 14例LASIK术后患者(20眼)行白内障手术,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9.3±6.5岁,LASIK术前平均屈光度为–11.01±3.55D,术前角膜曲率等资料均遗失。我们采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分别获得患者的各种角膜曲率值:true net power、 2mm EKR、3mm EKR、 4.5mm EKR、以及实际Ka+p(真实角膜前后表面曲率之和)。利用上述角膜曲率值分别测算出IOL度数,并与文献报道其它方法,如临床病史法、Maloney、 Shammas、Koch-Maloney等所测算出IOL度数进行比较。
结果 我们选用实际Ka+p法测得IOL度数植入患者眼内,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屈光状态,术后实际屈光度与目标屈光度差值为0.04±0.40D(-0.63D ~+0.85D)。统计学研究显示,各种角膜曲率计算方法未见有统计学差异,但实际Ka+p法与病史法具有最佳的一致性,80%的患眼差异<0.5D,100%的患眼差异<1.0D。
结论 利用真实Ka+p法为LASIK术后且遗失术前角膜曲率的白内障患者测算IOL,可获得满意、稳定的屈光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