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首诊儿童视力下降的直接原因。
方法 2011年3月—4月我院武汉市洪山区4~14岁首次就诊儿童106例。(1)常规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位、眼压、眼底检查。(2)屈光检查:≤8岁或伴有斜视儿童采用硫酸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并记录数据;>8岁儿童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检影并记录数据。(3)应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眼轴长。(4)数据分析: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小学生组、中学生组三组,按组比较分析屈光、眼轴的差异。
结果 106例儿童屈光状态分析如下表:
分组
|
眼数
|
近视(%)
|
远视(%)
|
散光(%)
|
正常(%)
|
学龄前
|
12
|
5(41.6%)
|
4(33.3%)
|
3(25.0%)
|
0
|
小学生
|
136
|
98(72.0%)
|
10(7.3%)
|
8(5.9%)
|
20(14.7%)
|
初中生
|
64
|
49(76.5%)
|
0
|
2(3.1%)
|
13(20.3%)
|
合计
|
212
|
152(71.7%)
|
14(6.6%)
|
13(6.1%)
|
33(15.6%)
|
注:正常是指屈光<-1.0DS或<-0.50DC者
106例儿童188只眼眼轴(mm)测量分析如下表:
眼轴(mm)
|
范围(mm)
|
平均值(mm)
|
学龄前组
|
21.90-24.35
|
22.93
|
小学生组
|
21.84-26.43
|
24.07
|
中学生组
|
22.87-26.36
|
24.55
|
其中高度近视:学龄前儿童0只眼、小学生组3只眼,占同龄中比例2.2%,中学生组2只眼,占同龄中比例3.1%。
结论 儿童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近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增加,学习娱乐以及近距离用眼的频率幅度进一步增加,近视的比例以及眼轴呈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