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6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囊膜撕开治疗囊膜阻滞综合征一例           ★★★
囊膜撕开治疗囊膜阻滞综合征一例
作者:尹澜 文章来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点击数:359 更新时间:2011/9/13

患者,女,75岁,左眼因老年性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术程顺利,术后患者无眼痛、眼胀等不适。术后第一、二天测视力均为0.1,眼压分别为15mmHg、16mmHg,角膜透明,前房浅,后囊膜距晶体较远。验光发现较大度数近视:0.1-4.5DS-0.25CS×75°=0.8。行PENTACOM检查前房中央深2.50mm。考虑囊膜阻滞综合症,遂行前囊膜撕开术。将前囊膜以囊膜剪剪开一小口,以撕囊镊在原前囊口基础上环形撕囊,扩大开口。见少许透明液体自人工晶体后溢出。前囊口直径由4.5mm扩至6mm。术后视力明显恢复。术后第一天验光:0.5-1.0DS-0.37CS×68°=0.8,眼压13mmHg,前房深度加深(PENTACOM检查4.18mm)。
讨论    囊膜阻滞综合征 (capsular block syndrome, CBS),是连续环形撕囊、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罕见并发症,发生率0.3%~1.6%[1]。Miyake将其分为术中型、术后早期型、术后迟发型等三种类型[2]。共同的特点是晶状体核或人工晶状体阻塞前囊膜开口,形成闭合的囊袋,致使液体在囊袋中积聚,使囊袋膨大,其结果是后囊膜向后凸入玻璃体[3];人工晶状体前表面与前囊膜开口紧紧贴附,并向前阻塞瞳孔,造成瞳孔阻滞,主要表现为眼压升高、虹膜膨隆、前房变浅和近视性屈光改变。一般认为前囊撕囊直径过小,术中黏弹剂残留是术后早期CBS的两个易发因素[4]。单纯出现近视性屈光改变的囊膜阻滞综合征报道较少。本例发生原因仅是晶体前移,而未造成瞳孔阻滞,所以没有出现术眼胀痛、眼压升高的情况。一旦出现囊膜禁闭综合征,应设法切开囊袋,使囊袋内液体引流。最简单的方法是用YAG激光自人工晶状体旁切开前囊膜或后囊切开[5]。当囊袋内液体释放,压力解除,囊袋将逐渐恢复原来大小,人工晶状体亦回复到原来位置,瞳孔阻滞解除,眼压恢复正常[6]。但对于术后早期,激光虽然疗效确切但并不安全,因为角膜切口尚未愈合,前节激光时所使用的接触镜易造成感染,甚至眼内炎,因此本例所采取的前囊膜扩大术有较好的适用性。另外,如果术中发现前囊膜开口偏小,除再次撕囊扩大开口外,也可以截囊针在人工晶体光学区外对前囊膜做一长约3mm的环形截囊。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