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中度近视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为提高个体化屈光手术效果和优化临床病例筛选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从2010年7月至2011年1月间符合手术标准的60例患者(120眼)。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波前像差组。术前均停戴角膜接触镜1周以上,矫正视力≥1.0,并行视力、综合验光、电脑验光、角膜地形图、裂隙灯和眼底等检查。常规组30例(60眼)行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波前像差组30例(60眼)行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所有病例均无手术并发症,随访3个月。两组术前与术后3个月均行明(6.3deg、4.0deg、2.5deg、1.6deg)、暗(6.3deg、4.0deg、2.5deg、1.6deg)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美国CSV-1000E)和波前像差(美国VISX)检查,观察两组间在像差和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的变化及其联系。
结果 两组术后波前像差以慧差和球差增加为主,波前像差组的相差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在明环境中,术前波前像差组和常规组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论有否眩光,波前像差组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3个月在明环境中,波前相差组和常规组在不同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 在暗环境中,波前像差伴眩光组不同空间频率的通过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波前像差不伴眩光组在不同空间频率的通过率高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波前像差伴眩光组不同空间频率的通过率高于无眩光。常规伴眩光组在不同空间频率的通过率低于无眩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波前像差引导LASIK优于常规LASIK。在对比敏感度方面,波前像差引导LASIK显著高于常规LASIK,能更有效降低术后出现的高阶像差,有助于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其临床效果还有待长期随访和大样本比较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