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超眼轴长测量波形与人工晶体术后屈光偏差 |
|
作者:胡毅倩 徐… 文章来源:赣州启明星眼科医院 341000 点击数:1791 更新时间:2004/6/15
|
|
目的 讨论非理想状态的A超轴长测量图像对人工晶体术后眼屈光状态的影响
程度,分析可能导致此类波形出现的眼部因素,以及在测量轴长、选择波形,确定IOL
度数时的注意事项。 方法 对30例具理想A超测轴波形及30例具非理想A超测轴波形的
白内障术眼进行分析,比较其术后眼屈光状态与预设屈光状态之间的偏差。观察几种眼
结构异常或病理在两组中出现的几率及其异常波形特点。结果 理想波形组的平均绝对
屈光偏差为0.55+/-0.37D,非理想波形组为1.22+/-0.76 D,明显高于前者(P<0.01)
,且正偏差居多(占93.8%)。非理想的A超测轴球壁波形有高丛波加前小波、斜高波、
低丛波、单高波、单波加前小波等,其中单波加前小波所致欠矫程度最大,为
1.84+/-0.92D。长眼轴,后巩膜葡萄肿,高度角膜散光,黄斑病变眼容易出现非理想波
形。结论 理想的A超测轴波形是获得准确术后屈光状态的保证。长眼轴,后巩膜葡萄肿
,高度角膜散光,视网膜病变等较易导致非理想波形和远视。当波形不理想时,除寻找
原因,改变测量位置外,应多人复测,并以取相对短轴长为宜。 |
|
|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
|
上一篇会议投稿: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下一篇会议投稿: 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临床分析 |
|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