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心灵之窗-眼科医生网 >> 眼科常识 >> 第17届全国会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视网膜下瘢痕形成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           ★★★
视网膜下瘢痕形成的分子发病机制的研究
作者:张含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点击数:358 更新时间:2012/9/13
目的 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其实质为一种损伤修复过程。血管新生是损伤修复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治疗目的即为阻断血管新生。但是,除血管新生之外,损伤修复过程还涉及其他许多方面,比如炎症过程、细胞外基质变化等,单独阻断血管新生并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正规抗VEGF治疗仅能使30-40%患者视力提高,而近17%的患者最终失明。近期有报道抗VEGF后部分患者虽然新生血管消退,但是视网膜下瘢痕加速进展,最终造成严重视力障碍。视网膜下瘢痕形成是渗出性AMD损伤修复的终末阶段,造成光感受器不可逆的损伤,目前尚无关于其病理过程的研究和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将探讨动物模型中视网膜下瘢痕形成的分子发病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除抗VEGF疗法之外的、特别是针对进展期或瘢痕期渗出性AMD的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激光诱导结合网膜下注射炎症巨噬细胞的方法建立视网膜下瘢痕小鼠动物模型,第7d时采用组织学检查方法确定模型建立。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12357d以定量RT-PCR法检测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脉络膜复合体中促血管新生因子(VEGF)、炎症因子(IL-6IL-10IL-13)及促纤维化因子(TGF-β1TGF-β2)等多种因子的表达变化。
结果 模型诱导第7d,组织学检查证实网膜下瘢痕模型成功建立。RT-PCR结果显示所检测因子的表达在视网膜下瘢痕发展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上调:其中VEGF于第2d表达明显增加,第5d达到峰值,第7d仍高于基线水平;各种炎症因子于第1-2d表达明显增加并达到高峰,之后迅速下降;TGF-β1TGF-β2于第2d表达明显增加,第3d达到峰值,之后缓慢下降。
结论 VEGFIL-6IL-10IL-13等炎症因子,TGF-β1TGF-β2促纤维化因子在视网膜下瘢痕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炎症因子及促纤维化因子有可能成为进展期或瘢痕期渗出性AMD的新的治疗靶点。
会议投稿录入:毛进    责任编辑:毛进 
  • 上一篇会议投稿:

  • 下一篇会议投稿: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眼科医生网 眼科医生网版权所有 @ 1998-2012
    部分文章和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指出! 站长:毛进
    信息产业部备案
    *京ICP备180301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