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婴儿(早产儿及足月儿)视网膜黄斑区形态及神经视网膜各层组织的发育变化规律。 方法 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随机抽选54例婴儿(矫正胎龄在31 ~ 47+6w),其中包含已被排除患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早产儿41例,足月儿13例,根据矫正胎龄分为四组:<32w,32~38w,38~42w,>42w;并随机甄选无器质性眼病的成人10例(23~31y)作为对照组。征得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后,采用便携式OCTiVue (Optovue, Inc, Freemont, CA)检查双眼黄斑区结构变化并测量黄斑中心凹,中心凹旁(距离中心凹750um、1500um处)全层神经视网膜厚度,及其各层视网膜组织厚度,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与成年人相比,早产儿和足月儿黄斑区视网膜形态和各层组织厚度均存在明显差异,测量数据显示黄斑区中心凹视网膜全层厚度在婴儿期间各组内无明显差异,但随年龄增长,中心凹旁视网膜厚度逐渐增厚。婴儿早期黄斑区以内层视网膜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外层视网膜逐渐增厚从而替代中心凹内层视网膜成为该处视网膜主要成分。此外,婴儿期的黄斑中心凹凹陷较成年人浅,矫正胎龄越小,凹陷程度越轻。54例婴儿中发现6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双眼黄斑囊样水肿,经性别、胎龄、体重、生产方式、吸氧史及妊娠期病史等多因素分析未发现黄斑水肿的明显相关因素。 结论 婴儿黄斑区发育尚未完全,黄斑区各层随着年龄增长在规律的做动态增减运动,最终发育至稳定状态,形成成熟的黄斑中心凹。通过便携式OCTiVue (Optovue, Inc, Freemont, CA)我们可以对婴幼儿后极部视网膜,特别是黄斑区各层组织结构和发育的观察更为客观和精确。 |